华中科技大学郑楚光科研团队依托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最早从事清洁煤燃烧方式、碳捕集埋存与利用、煤燃烧污染物减排、燃烧数值模拟、格子玻尔兹曼算法(LBM)及化学链燃烧等多种清洁燃烧与能源利用方式的研究团队之一,在上述领域开展了富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工作。
      郑楚光教授科研团队目前有11位教授,4位副教授和2位讲师,形成了立足能源、多学科交叉的人才梯队。郑楚光教授任两次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99年及2006年),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主任,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湖北省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多年从事“燃烧与污染防治”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攻关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发表科学论文200余篇,另有《洁净煤技术》等10部著作出版。柳朝晖教授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郭照立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年),爱思唯尔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15及2016年)。赵海波教授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年)和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4年)。
      近年来,团队紧密结合清洁能源利用的前沿技术与政策动向,依托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湖北省(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研发及产业促进中心等平台,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现为国家科技重点研发专项)、86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近五年共争取到约1.2亿元实际到校经费,进行了从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开发、中试实验、直至工业示范工程的煤炭清洁利用方式的全流程研发。先后建成了400 kWth中试规模富氧燃烧综合试验台、3 MWth富氧燃烧全流程系统、35 MWth富氧燃烧发电工业示范系统,制定了中国富氧燃烧CO2富集和捕获技术发展的规划和放大路线(0.4 MWth → 3 MWth → 35 MWth → 200 MWe)。围绕富氧燃烧燃烧器设计理论、炉内燃烧组织、富氧燃烧辐射传热、富氧燃烧污染物治理、CO2捕集方法、下一代先进燃烧方式(化学链燃烧、增压富氧、MILD燃烧、Oxy-steam燃烧)等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与工程示范。
      团队在煤的清洁能源利用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300余篇SCI论文,如:基于流体离散物理本质的统计理论(介观方法)方面,以“lattice Boltzmann”为关键词搜索,华中科技大学在介观格子Boltzmann方法领域发表SCI论文数在世界1700多个学术机构中排名第一,12篇论文获评ESI高引论文;富氧燃烧方面,以富氧燃烧的英文关键词(Oxyfuel combustion)搜索,华中科技大学在富氧燃烧领域的SCI论文发表数目在世界638个学术机构中排名第一。相关成果发表于《Combustion and Flame》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自2002年团队对燃烧数值模拟的相关工作在国际燃烧会议做口头报告开始,团队在后续国际燃烧会议上报道了一系列富氧燃烧、化学链燃烧及煤的污染物生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2016年最近一期的第36届国际燃烧会议上,团队有六篇论文被接受做口头报告。团队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煤燃烧过程中非主量组分的变化行为和氧化亚氮生成规律(2002),基于离散体系的跨尺度多相反应流的介观理论和方法(2014);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郑楚光教授团队的研究工作也获得了各界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国家副总理刘延东、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前湖北省委书记(现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等领导先后考察团队建设的富氧燃烧碳捕获实验基地,对富氧燃烧及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面对清洁能源利用新的国际与国内形势,结合团队研究特色,郑楚光教授科研团队所有成员将继续发扬华中科技大学“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光荣传统,实事求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持续获得国际一流研究成果,持续提供我国能源的低碳清洁利用新理论和新方法而奋斗!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214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2417   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