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氧燃烧成果鉴定会在武汉召开
发布时间:2017-02-13 

       2017年1月21日,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在武汉主持召开了“富氧燃烧碳捕集基础理论、技术装备及工程示范”成果鉴定会。出席鉴定会的专家有清华大学岳光溪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章明川教授、浙江大学骆仲泱教授、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吕清刚研究员、武汉大学王祖武教授、华北电力大学阎维平教授、武汉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杨文海高工等。鉴定会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朱月祥主持,岳光溪院士任鉴定委员会专家组长、章明川教授任副组长。

     “富氧燃烧碳捕集基础理论、技术装备及工程示范”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主要参与单位包括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该项目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北省、武汉市和教育部的持续支持下,历时20年,投入科研经费约1.7亿,引领了中国在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工程示范2015年建成了亚洲最大规模的35 MW富氧燃烧碳捕集示范工程,被国际能源署(IEA)纳入国际富氧燃烧研发示范路线图,并被全球碳捕集与埋存研究院(GCCSI)列为全球CCUS研发的“里程碑”。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柳朝晖教授等代表项目团队所做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应用报告和查新报告等,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1)该成果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富氧燃烧方式下的煤粉燃烧理论、污染物的生成和协同脱除机制、热经济学原理和动态仿真等,揭示了富氧燃烧技术的原理和规律,在富氧燃烧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全球排名第一;(2)该项目开发了富氧燃烧锅炉热力计算原理和方法、编制了富氧燃烧系统设计规范、制定了富氧燃烧机组启动调试方案和性能试验方法等,形成了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和装备的设计、运行和性能评价的技术导则和标准,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3)该项目系统地研究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富氧锅炉、富氧燃烧器、氧气注入器、烟气冷凝器、低能耗空分系统、烟气压缩纯化系统、监测控制系统等富氧燃烧关键技术和装备,完成了技术放大验证,为富氧燃烧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4)该项目先后完成了燃煤电站富氧燃烧技术“0.3 MW–3 MW–35 MW”的研究、开发和示范,以及200 MWe富氧燃烧机组的概念设计,引领了国内富氧燃烧技术的发展。项目所建成的35 MW(10 万吨/年碳捕集能力)富氧燃烧工业示范系统,在空气燃烧/富氧燃烧兼容设计、低能耗三塔空分流程等方面具有创新性,锅炉排烟CO2浓度达到82.7%,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最佳水平;(5)该成果为燃煤发电机组实现深度碳减排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为我国实现“巴黎协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战略储备技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基础扎实、工艺可靠、性能先进、实用性强,综合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持续支持,利用现有建成装置开展持续研究,促进技术更加完善和成熟,并开展大型化工程示范。

      华中科技大学成果办陶端华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郑楚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党委书记陈刚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院长姚洪教授,以及项目组全体研究人员参加了鉴定会。

      (通讯员:李鹏飞,审核:柳朝晖)

 

上一条:李鹏飞老师参加重大研究计划“面向发动机的湍流燃烧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 下一条:校领导慰问郑楚光教授并就CCUS设施建设做重要指示

关闭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214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2417   丨 返回首页